今天是: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破茧成蝶,“研途”飞舞 我院盲人研究生获国际声乐大奖

发布日期:2022-03-27    作者:     来源:     

“没有破茧的勇气,哪来飞舞的美丽。” 3月14日,我院盲人研究生张晨在准备毕业论文的时候,收到了三份“捷报”。拿到第九届国际声乐公开赛总决赛的中国民歌、歌剧咏叹调和中国艺术歌曲三个专题组中青年B组的一等奖证书,张晨随即发布了朋友圈,分享这份喜悦。

这样的成绩并非一蹴而就,早在2021年的暑假期间,张晨就参加了该赛事在安徽赛区的选拔赛,为了拓展自身的声乐领域,她选择了三个不同的组别参赛,以三项一等奖的成绩晋级全球总决赛。回忆起在一个多月前的寒假前往近千公里外的厦门展开的决赛之旅,她的心情跌宕起伏,“像是坐了趟过山车”。

从校级到省级,再到国家级,作为安徽省首位盲人研究生,自2020年9月入学以来,张晨参加的各类比赛不计其数。而这场比赛于她而言却是最特别的,除了“高配”的国际舞台和紧锣密鼓的节奏,在一个比赛里同时参加不同的组别,演唱风格各异的歌曲更让她觉得新鲜感十足。张晨坦言演唱极具挑战,但“作品是最重要的”,她尽力让自己沉浸其中,用最佳的状态演绎到位。

畅游在《敕勒歌》描绘的大草原上,看见牛羊成群、雪山耸立;身处《来生来世把你爱》的故事情节里,咏叹为爱舍身的凄凉悲怆;走进《钗头凤》诉说的无奈境遇,惋惜陆游与唐琬的遗憾情缘……“我就像曲中人,在舞台上经历了万千人生,耗神之余更多的是享受。”演唱时,张晨全身心地投入歌曲意境中,“来到开阔的草原,空气变得香甜,我也超越世俗,变得洒脱;在忠贞的爱情面前,细腻而挣扎的情绪对比强烈,深刻的感情或尽数迸发或含蓄内敛。”

面对音乐,张晨追求的是“精益求精”,即使有扎实的训练基础,她仍然一丝不苟地从细节处琢磨歌唱技巧的处理和情绪的把握,“用声音传情”。因为需要连续演唱不同风格的歌曲,而比赛切换留给张晨调节声音和情绪的时间却很短,练习快速地切换状态便成为她备赛时的日常。“演员都是这样日积月累地练成的。”张晨调侃道。

然而直到上台演唱,能否顺利完成比赛仍然是未知的,张晨心里也没有底。就在比赛前两天,张晨发现自己的演唱与现场钢琴伴奏“感觉对不上”,这个突发的难题让她坐立不安,当即决定更换伴奏者。比赛前夜,一切才回归正轨,再没有时间留给张晨去彩排。“我和伴奏老师的合作完全依靠感觉和默契,没有想到我们居然这么合拍,这次比赛非常刺激,但是我有好运加持。”她就在这样没有彩排的情况下完成了“富有挑战和难度”的比赛。

演唱完毕,张晨虽非常疲惫却也释然。此前这样的“持久战”也并不算少,读研的两年时间是她“参加比赛最频繁的时候”,但这样充实的状态正是她所期待的。“我最初选择读研、参加声乐比赛都是因为纯粹的热爱,音乐总能吸引我、治愈我。”张晨要求自己尽可能地学习声乐知识,抓住所有展示声乐的机会,视觉障碍在她看来只是追寻音乐途中的绊脚石。“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这个障碍丝毫不能阻挡我追寻幸福,实现自身价值,我会破茧飞舞。”

“能够站在这个舞台上,我觉得就是一种成长。”在张晨眼里,她在比赛中获奖,离不开导师的精湛授课和悉心教导,帮助她提升专业技能,给她创造更多成长的机会。同时,为了更好地陪伴扶持,张晨的丈夫唐闻泽专门学会了化妆,在各类比赛期间帮助她打扮造型、确认比赛信息等,做好一切服务工作。老师和家人的支持都让张晨心生暖意,放手逐梦。

张晨将于今年6月份毕业,目前她正在集中精力撰写毕业论文,为自己的“研途”划上句号。此前,张晨就表示,在研究生毕业后,会回到自己的母校——安庆市特殊教育学校任教。“我想为特殊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希望残障孩子们不要熄灭内心的光。”(文/学生记者 方锴 图/受访者提供 审核/肖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