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安徽音乐史(上)会议综述

发布日期:2024-10-20    作者:     来源:     

本专题有四位专家学者作发言,分别是杭州师范大学的朱国伟教授、安徽师范大学的史凯敏副教授、蚌埠学院的高一寒、郭蕊老师、合肥工业大学的王艳助理研究员。本专题由安徽艺术学院潘捷博士主持、武汉音乐学院田可文教授担任评议人。

杭州师范大学的朱国伟教授首先与我们分享了考古学视域下安徽出土的乐器,包括新石器时代阜阳的北方形态梨形埙和潜山的南方形态陶响球、商周时期出土的多种形态铙、东周时期出土的大量编钟、编磬及钲、铎、錞于、句鑃等多种类金石重器。朱教授指出,这些出土的大量音乐乐器表明了当时在安徽地区汇聚了中原、楚、越三大系统的文化,使安徽地区成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内陆交流中重要枢纽。

安徽师范大学史凯敏副教授是国家社科冷门绝学项目“中国传统律学中的‘定黄钟术’研究”项目的负责人。本次发言也是基于该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史凯敏副教授通过累黍实验统计黍尺长度范围,确定黄钟律高在#F-~#G+。以此来计算曾侯乙编钟及淮南武王墩等先秦两汉两图乐悬的编列,发现汉代四王墓乐悬与楚乐悬的宫音浮动区间与实验结果一致。因此,从楚汉沿用的上古累黍的定律方法来看,汉代礼乐与楚乐具有承袭关系。

蚌埠学院高一寒、郭蕊老师的发言题为《以周代乐舞<大夏>为途径探究安徽大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乐舞《大夏》的创作与歌颂大禹精神相关。基于此,高一寒老师指出这部乐舞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也体现了高度契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对周代乐舞《大夏》历史背景和艺术特征的分析,结合安徽蚌埠地区对大禹文化的传承发展,探究乐舞形式对弘扬大禹文化的作用,并提出了挑战和对策。

上午第一场的最后一位发言人是合肥工业大学的王艳助理研究员。她的选题为《清代徽州方志中的音乐史料述要》。王艳老师首先介绍了“徽州府与方志”的概念,随后梳理了方志中的音乐史料,为我们展示了当时人们生活中音乐的参与性,例如立春、端午、中秋时所用的音乐以及一些仪礼中的音乐语言,这是民俗活动表达,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社会音乐文化生活。

武汉音乐学院田可文教授对以上四位学者的发言评议道,学者们的论题分别包括音乐考古学、音乐乐律学、音乐史与音乐文献学等学科范畴。朱教授的发言为我们展示了安徽地区出土的音乐乐器,音乐考古学对于音乐史的研究有着指导性的意义。史凯敏副教授的研究是基于累黍的方法来计算“黄钟”律,黄钟定音在我国古代音乐史上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但律学的研究非常深奥,希望青年学者们多向史老师请教。高老师、郭老师的研究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视角,研究思路比较好,但是《大夏》的史料几乎不可考,目前所见都是传说,因此,研究其起源恐怕很难。王艳老师的研究聚焦于方志,方志其实在研究区域音乐史中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关注者却不多。他衷心希望以后安徽地区的学者们能够在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对安徽音乐开展研究,著述立说。(撰稿:张源宁  摄影:学生记者 何长艳 杨天禹  审核: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