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学科建设

学术研究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科建设 >> 学术研究 >> 正文

安徽民歌研究会议综述

发布日期:2024-10-20    作者:     来源:     

本次安徽民歌研究专场共有十位教授专家作主旨发言,上半场分别是淮南师范学院的宁萌教授、国家非遗传承人操明花女士、亳州学院的戴蒙利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张语嫣、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的沈义龙。上半场由安徽师范大学副教授史凯敏主持、南京师范大学施咏教授担任评议人。

淮南师范学院的宁萌教授通过分析徽州民歌中的女性形象,揭示了儒家礼教下徽州女性的音乐表现,展现了她们“勤劳、节俭、孝悌、贞洁”的品德。徽州民歌不仅是音乐表达,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凸显了徽文化的丰富内涵。

非遗传承人操明花详细介绍了徽州民歌中的“滚声哈哈腔”,这种唱腔源于渔梁滚水坝,以其模拟流水与笑声的特点闻名。该唱腔曾一度濒临失传,但近年来通过文化推广,逐步恢复并广泛传播,成为徽州民歌的重要艺术形式。

亳州学院戴蒙利副教授从跨学科的角度,梳理了皖北民歌的历史渊源,强调了其在记录皖北人民生活方式及精神状态中的重要作用。文章还指出,皖北民歌在现代环境下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研究其历史脉络有助于文化自信的增强。并提出多项民歌源由及推广架构的设想,试图解释并且寻求更多的想法答案。

南京师范大学的张语嫣研究生在《母题学视域下的安徽嬉游歌研究》中,从母题学角度切入,对安徽嬉游歌中的猜谜与计数母题进行分析。她结合文学、歌谣学与艺术学等多学科的方法,探讨了嬉游歌的体裁特性和结构形式,并分析了其在地方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她认为,嬉游歌的民间传唱形式和内容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不仅是娱乐形式,更是流传百年的文化符号,值得进一步挖掘与研究。

沈义龙通过《皖西大别山民歌初析》一文,详细探讨了皖西大别山民歌的起源、题材与音乐特点。他强调了这些民歌起源于生产劳动,反映了人民的日常生活与情感。他特别指出,皖西大别山民歌在表现形式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旋律特点独特,调式转换多样。沈义龙呼吁,要在“守正创新”的基础上继续传承和发展这些民歌,通过保护其传统内核,同时结合现代创作方式,使其继续焕发时代活力。

施咏教授对上述的文章进行评议,对操明花女士所示范的“滚声哈哈腔”的传承与未来进行梳理,而戴教授的文章对于民歌的源头以及传播开展的系列问题开展新的思路,这些文章对于民歌的传承与发展,都是耗费心力所完成,对于开展民歌学术研究有着较大贡献。

下半场五位教授专家由池州学院的檀新建研究员、湖北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张宇、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孙禺慧讲师、安庆师范大学的郑光智助理教授以及安庆市非遗保护中心的民歌传承人陈国金先生分别展开,湖北师范大学李海萌教授担任主持人,南京师范大学施咏教授担任评议人。

池州学院的檀新建研究员在《贵池民歌与池州傩戏交融互渗关系研究》中,详细分析了贵池民歌与池州傩戏之间的深厚文化渊源。他指出,贵池民歌的旋律与池州傩戏的声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相互渗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共生现象。檀新建特别强调,贵池民歌为傩戏的演唱内容和表现形式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而傩戏也反过来对贵池民歌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这种双向文化交融的现象,展现了地方音乐与戏曲在共同发展中的潜力。

湖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张宇在《“剽学”民间音乐的特殊传承方式——以安徽民歌为例》一文中,深入探讨了“剽学”这种依赖于旁听与偷学的民间音乐学习方式。他认为,相较于正式的口传心授,“剽学”是一种更为自由灵活的传承方式,适应了安徽广博的民间音乐形式。他指出,这种非正式的传承方式虽然在学术上不被广泛承认,但在民间音乐的传承中却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他的研究为理解安徽民歌的多样性和其特殊传承方式提供了新的视角。

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孙禺慧讲师通过《现代传媒语境中桐城歌审美形态的发展与嬗变研究》一文,探讨了桐城歌在现代传媒背景下的演变。她指出,随着媒体传播技术的发展,桐城歌的审美形态经历了显著变化。孙禺慧提出,将现代传媒技术与传统文化结合,不仅能促进桐城歌的传播,还能让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焕发出新的活力,并为文化传承与经济效益提供双重动力。

安庆师范大学的郑光智助理教授通过《解歌入乐,情化于中:以〈戏·花鼓〉为例》一文,探讨了如何在当代作曲中融入安徽民歌素材。他以丝竹室内乐的创作为切入点,分析了民歌《小小夯来四方方》和《凤阳花鼓》的旋律结构及其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应用。郑光智通过多种作曲技法的探索,提出了将传统民歌与现代音乐语言相结合的创作思路,为当代民族音乐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陈国金在《安庆民歌音乐与黄梅戏唱腔亲缘研究》中,通过长期的田野调查,探讨了安庆民歌与黄梅戏之间的亲缘关系。他指出,安庆民歌和黄梅戏在旋律与唱腔的结构上存在着明显的共同基因,特别是“开放式终止”的曲调技法在两者中频繁出现。他的研究揭示了这两种艺术形式之间的历史渊源,并为如何在传承中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

施咏教授将这五篇文章共同探讨,安徽地方音乐在文化交融、传承方式、现代传播和创新实践中的多元面貌。檀新建的研究揭示了贵池民歌与池州傩戏的相互影响,展示了二者在长期发展中的交融互渗。张宇则从“剽学”的角度,分析了这一非正式传承方式对安徽民间音乐的独特贡献。孙禺慧的文章强调了现代传媒对桐城歌审美形态的影响,指出了新媒体时代的传承新路径。郑光智通过将安徽民歌融入丝竹室内乐创作,提出了传统与现代音乐融合的新思路,而陈国金则探讨了安庆民歌与黄梅戏在曲调技法上的亲缘关系,进一步挖掘了地方音乐的共通性与发展潜力。这些研究为安徽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学术支持与实践参考。(撰稿:方尧杨  摄影:杨天禹  审核: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