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学科建设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科建设 >> 学术交流 >> 正文

一会场第二单元“黄梅戏音乐研究”专题

发布日期:2024-10-20    作者:     来源:     

2024年10月19日下午15:40-17:10,一会场第二单元“黄梅戏音乐研究”专题的论文宣讲继续进行。本场会议由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郝苗苗副教授主持,国家一级作曲、安庆市黄梅戏音乐学会会长陈儒天老师评议。

第一讲:《黄梅戏声腔、线条塑造研究》

西安音乐学院王安潮教授在《黄梅戏声腔、线条塑造研究》中,深入探讨了黄梅戏的声、腔、线、韵在现代戏剧表演艺术中的塑造。王教授通过分析黄梅戏的固有特点,并结合不同名家的成功之作,对黄梅戏音乐的发展进行了“新文科”视野下的学理辨析。他的研究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对黄梅戏音乐的深刻理解,也为黄梅戏的现代传承提供了新的视角。

第二讲:《伏枥乐韵、薪火相传》——再读时白林《黄梅戏音乐概论》

安徽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潘捷老师在《伏枥乐韵、薪火相传》——再读时白林《黄梅戏音乐概论》中,回顾了时白林先生的《黄梅戏音乐概论》的发展历程。潘讲师详细分析了时著的变动和增加的谱例,强调了时老对黄梅戏音乐理论研究的贡献,以及时著在黄梅戏音乐传承中的重要作用。他的宣讲为我们理解黄梅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见解。

第三讲:《后现代主义视角下香港黄梅调电影音乐研究》

南京艺术学院研究生吴涵在《后现代主义视角下香港黄梅调电影音乐研究》中,探讨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香港黄梅调电影音乐的影响。吴涵通过跨学科的方法论,分析了黄梅调电影音乐的解构主义和多元主义特征,阐释了其在特定历史语境下的艺术意义及文化价值。她的研究为我们理解黄梅调电影音乐的现代性重塑提供了新的视角。

第四讲:《基于人机协作(HRC)技术的黄梅戏应用研究》

武汉音乐学院研究生赵伟和安庆师范大学研究生田家敏在《基于人机协作(HRC)技术的黄梅戏应用研究》中,提出了人机协作在黄梅戏创作中的定义,并讨论了技术支持在黄梅戏中的数据驱动形式。他们从多个角度分析了人机协作引起的嬗变与重构方式,为黄梅戏在HRC技术支持下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具体的实施路径与实践指导。

第五讲:《是外壳也是土壤》——从黄梅调电影的国语化实验谈起

安庆师范大学黄梅剧艺术学院教师吴梦雅在《是外壳也是土壤》——从黄梅调电影的国语化实验谈起中,探讨了戏曲语言在黄梅戏中的重要性。吴老师分析了香港黄梅调电影的国语化实验,以及其对黄梅戏声腔、道白和审美效应的影响。她的研究为我们理解黄梅戏语言的创新性探索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场发言结束后,评议人陈儒天老师对本场讲座进行了总结评议。陈老师认为本单元的宣讲内容涵盖了黄梅戏音乐的多个方面,包括声腔塑造、音乐理论、电影音乐研究、人机协作技术应用,以及戏曲语言的创新性探索。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我们对黄梅戏音乐的认识,也为黄梅戏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法。(撰稿:方尧杨  摄影:许闯  审核:高艳)